【法规】律师咨询该不该收费?

  律师我问你个事我Xxxx应该怎么办咨询收费的什么?咨询要收费?那么律师咨询是否应该收费各位有什么看法

  我的答案一定是应该。

  但如果条件时间和精力允许,我可以赠你一次付费的咨询。

  在与许许多多有法律需求的当事人接触的过程,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现象

  法律咨询服是无偿的。

  而在与同行律师们的接触过程,也有一个普遍的认知现象

  没有付费的咨询意味着无法提供具备价值的意见或建议。

  这似乎成为当下律师咨询服领域的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是的,绝大多数的当事人,在法律咨询过程,没有付费意识。而如今各大网站打出的律师免费在线咨询也成为了一种行业的乱象

  律师们怨声载道,免费的口号召唤的是一大群,希望获得解决方案却不愿支付报酬的咨询者。

  而咨询者们也困惑不堪,热烈的需求往往换敷衍的应对,甚至因为某个律师提出咨询费而判定这个律师诓骗了自己。而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归根结底 一方面是普通大众不了解律师行业。 而另一方面,是法律行业的服商们,不了解律师行业。如果他们足够了解,就不会打出免费咨询的口号吸引当事人,而真正受惠的恐怕也不是我们的律师,反而我们律师成了给他人做嫁衣。

  如果免费只是一个幌子,而因此慕名而的当事人们,又因此失落而归,那么律师在他们的眼,就真的变成,很没有人情味的赚钱机器了。 这个是我曾经做的一个测试,当我告诉打进电话的咨询者,需要支付相应的咨询费用时,对方送给我了一句没有人情味便挂断了电话。

  对此,我们北京的律师团队同样做过相应的测试。对于打进我们咨询热线的当事人群体,我们没有选择提供价值即告知收费的方式。我们在通话过程的开始,就告知我们的当事人,我们将花费时间成本,倾听解析你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并且提供给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个是有成本的,只不过这个成本,现在不需要你承担。

  然后,在接半时甚至一时的通话过程结束之前,我们询问当事人,此次咨询服你认为是否具备付费价值。我们得到的几乎都是肯定的回答,很多当事人表示连声感谢。

  这样的咨询,在很大程度颠覆了绝大多数当事人以往的咨询体验。 即他们从没有在法律咨询上支付过相关费用,但也从没有因此获得过他们满意的咨询体验。而他们从没有获得过满意的咨询体验,所以也理所应当认为法律咨询服不值得支付费用。

  而这种认知的打破,最简单的方式,那不如就让他们体验一下,真正具有价值的咨询服。

  而如果长期做这件事是需要成本的。时间和人力。

  所以如今,当很多慕名免费之名而咨询者再次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请问律师咨询可以免费吗? 我的答案一定是不可以。但如果条件时间和精力允许,我可以赠你一次付费的咨询。

  谢邀,

  告诉大家秘诀

  1有时候该收,有时候不该收。

  2如果你搞不清楚该不该收,就不收。

  3遇到讨厌的客户,就收。

  律师咨询该不该收费?这问题是律师问还是律所问?如果是律师问,有经验的律师,要具备一个能力,就是判断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不该收。问这个问题,就说明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多业经验,是业还不熟练的标志。如果是律所问,那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因为回答律所该不该收咨询费的这个问题显然应该收咨询费。

  收咨询费首先要看客户类型,客户类型包括,是大企业还是企业,是法总监还是个体户女老板。是个人的话,是男人女人,收入几何,哪里人,什么职业什么性格,他是怎么找到律师的。

  律师问这个问题,要看这个律师的营销渠道是什么。律所问这个问题也是如此,是大律所的市场部门,还是法门口律所。有的律所推广的时候就打着免费咨询的旗号,无论是推广还是橱窗,既然这样宣传了,再变着法子收咨询费就很没意思。问题问的不专业。

  咨询费也分品。诉讼业,咨询费是钱,代理费是大钱,咨询费收不收的前提在于是否影响代理费的收取,如果收咨询费可以提高整体营业额自然该收,如果不能自然不收。非诉业,也是如此,前期咨询是,后期项目费用是大头,咨询的时候如果收费,一般就把方案全给了。人家付了费,就要给的细一些,你要判断这是个一次性的服还是一个项目。当然,二者也不完全冲突。

  有的业本身就是咨询费,你不收咨询费品都不成立了。比如心理咨询师,那就是主要收咨询费,没有免费的道理。

  有的律师说,不收咨询费破坏了市场秩序啥的,都是胡扯,自己家的业量是第一位的,法律服市场的所谓秩序和律师律所没那么大关系,客户委托咨询一般一次一家律所为主,一个客户问三五家,甚至问几十家也不多,所以不太存在隔壁免费导致你没案子做的可能性,这又不是麻婆豆腐盖饭。

  而且法律服市场的大底座是个人诉讼业,也就是万金油,这个大底座就不适合收咨询费。

  昨天下属们收了3笔咨询费,每笔3500,大概是1万。然后律所这一天的业是亏损,因为均下一天的房租就不止这个数。其实能稳定的收一个客户2000元以上的咨询费,我认为律所的实力已经够强的了,一般人很难做到,但是到了这个级别,成本已经不是几千块钱能包住的,咨询费根本支撑不住业。

  律师在微信上帮一个客户解答问题,遇到知书达理的客户,给包个200的红包,这一天他是赚的。但是就算是这200也是偶然现象,大部分律师一个月也不见得收到几个红包。有几个律师一天能像tony老师收理发钱一样收咨询费的?就算是律所我认为也没几家。

  而tony老师尚且要求办卡,大量收咨询费的律师也未必不需要这样做。

  总体而言,如果你是做基层法律服,提供万金油诉讼,客户是不特定的个体,那么不收咨询费比较理想。因为你的人流量还没有理发店大,靠咨询费你也养不活自己。

  为什么大部分律师不收咨询费比较理想?你要看他们一般什么情况下收咨询费。

  我认为绝大多数咨询费,目前是在线收,虽然没有数据支持,但是这个比例应该是很高的。因为客户在见面咨询和在线咨询,通常会倾向于选择在线咨询。律师常常依靠七大姑八大姨给介绍客户,客户一般会先电话微信和律师联系,或者通过各个台,比如微博,知乎,华律等等。客户联系到律师的时候,通常咨询就已经开始了。

  律师如果真想赚到律师费,一定要让客户见面,如果不见面,就算在线上服的再好,客户一般也不会委托。一个律师见面5个客户,和一个律师在线给10个客户咨询,各位判断一下谁的案子多些。所以律师的核心问题不是收几块钱的红包,而是在于怎么让客户从线上变成线下,这是一般法律服营销的基础最短的距离,最快的流程。夜长则梦多。相反,越大越高端的案子,前期的期会相对越长,不可以太急。

  案子,如果你收咨询费,客户可能就不了。

  如果咨询后再让客户缴费,客户又会认为受到欺骗,不愿意支付咨询费。

  收费会显著降低见面的比例。所以不应该收费。

  在线收咨询费也是同理,一定是先报咨询费再做咨询,包括一开始就表示愿意付费咨询的客户。很多人只是说说,市场还没养成付费咨询的惯,说付费咨询意向只是为了换取你的快速响应,未必真的愿意付费。只要你把咨询完成了,还没收费,他们通常不愿意付费,就算付费,一般也是在一个红包以内,从0到200随机分布。尴尬的付费过程满满廉价感,反而会导致难以委托。

  有的人说,我可以先在线收红包,服好了客户觉得我专业再见面,这是可以的,你有100次机会总会有一个这样的客户,但是如果你每个客户都这样处理,你就会损失其他99次机会。最后导致最终的营业额相对比较低。

  我说的这个仅仅适用于最常见的情况,数学模型,数据这些我就不放在文章里了,反正你们知道结论就好。年轻律师刚起步,自己不会拉案子线上咨询约到线下,别收咨询费。

  如果客户离你很远见不了面怎么办?客户离你很远,大案子才值得从外地聘请律师。案子也不会委托,不如转介绍给同行。

  但是,这里我要说但是。

  当你业能力薄弱的时候,咨询是最好的练手机会。如果客户没有成案价值,偏偏又找到你,你又很弱,你就耐心解答客户的问题,这是律师提升自己业能力的好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免费咨询。

  企业客户也不一定收咨询费。

  你要看你的目标客户,比如企业的老板很多老板都是个体户,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什么付费意识。老板们自己时经常和律师打交道,什么三教九流的律师都能接触。的企业家在酒桌上谈买卖的概率不低,经常是呼朋引伴,叫上张三李四和王五吃饭,然后找一个随便什么人出买单,这个过程有人带上个律师朋友的概率挺高的,你说会有人吃饭喝酒的时候收咨询费吗?

  老板很懂得钱要花在刀刃上的道理,所以相对其他各行各业的白领,企业家反而不愿意为咨询买单,但是他有需求的时候,他又舍得为了项目付费,比如你能替他节省几十万的费用,他就愿意拿出一部分给你,这样的成交逻辑可能不符合你律师的惯,但是你记得法律服永远要符合客户的惯。

  有的企业是大企业,但是大企业一般有一两个固定的对接人。比如法总监,比如总经理。律师们要拿下案子,有时候甚至要逢年过节和这些目标人物打交道,方法灵活多样,打球,吃饭,喝咖啡,这种情况下别说收费,支付的费用都不少,倒贴钱。但是案子拿下以后,咨询费按时收,每几个月账单过去,老客户后付费,新客户预付费。法总监如果代表公司提出要做前期咨询,前期咨询费律所不好意思不报价,因为不报价就显得自己比较low。但是如果是熟人介绍,一般又不会收费,这样客户才会觉得通过熟人找了律所,满足了客户的预期。

  有的人还好奇,说大所是不是不提供免费咨询,那各位自己作为客户约一下红圈不就知道了,有的所是发邮件预约,有的所直接打电话,你约过去接待你的有的是高伙,有的是团队律师,有的是市场部的人,可是直接收咨询费的有几个啊?

  这还是说通过律所台预约的咨询,如果是直接通过关系找过去的呢?

  顶级大律师也不是都收咨询费。有团队的大律师,一般都有专门的人帮着接待新客户,因为不是大律师本人出马,一般也不好意思收费咨询。律师界的主流其实就是免费咨询,委托收费,赚的是律师代理费。北京上海一年分别200亿律师费,全据说5001000亿律师费,这里头有几块钱是售前咨询费?

  什么情况下售前就收咨询费呢?

  第一种是你知道这个客户就是蹭咨询,也就是没有任何委托的希望。

  第二种是你这个客户付一些咨询费有利于他委托。

  如果你客户少,案子少,有非常充分的时间跟每一个找你的客户聊天,那我建议你也是当面聊。但是纯粹蹭咨询的客户是浪费你的时间的。

  我刚做律师的时候,有很充分的时间和激情和客户聊天,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军人,和媳妇闹离婚,他咨询的问题是我去娘家的时候被大舅子踢了蛋,该如何维权?

  我花了一下午时间,在QQ上给他把整部婚姻法讲了一遍。

  当然,客户肯定是没有委托。就算他会说谢谢,会认为你很认真负责,会认可你的服,但是他绝不会为你付钱。每个人都想有人给他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但是一旦你这样做了,他们会认为你这样做是应该的,越是底层的客户越是如此。

  现在再有这种踢了蛋的客户,问律师我能咨询你个问题吗?这种我一般都不回。

  对,就是不说案情,先问你在吗忙吗我能不能问个问题的一般都不要回。

  为什么,因为问这种问题不是他有礼貌,而是他知道自己是占你便宜,所以和你客气一下,就如同麻烦您我能打听个路吗抱歉,您知道XXX怎么走吗。

  正经想委托律师的人,一般都是把案情说在上面,而且委托的意向越强烈,他就把事情说的越清楚。相反,不想委托律师的人,往往对你也不尊重,因为他其实不太在乎你是不是搭理他,也不太在乎你高兴不高兴,反正只要敲开你的门,他就可以尽情的占你便宜了。

  您忙吗?能问你个事儿吗?你说吧。

  好,不是给你一大篇几万字,就是给你说个特别无聊的事儿,对了,几万字的一般也都是事儿。他就是一开始就明白他是浪费你时间的,所以才要问你忙不忙。你说你不忙,就等于是的你可以免费咨询,那他就会尽可能的占便宜,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有下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好意思,又想挂断电话,你就做一件事报咨询费。

  朋友,抱歉,我一时咨询费1500。对面马上就聊不下去了。然后你就可以立刻结束对话,除此以外你几乎没有更好的得体的结束免费咨询的方法。

  你看这问题问的多有代表性徐老师,你什么时候有空,可以给我免费咨询几个问题吗?

  如果你以为他背后是个大案子,回复一句什么问题,那他100问一堆问题。能提出这类问题本身就是没教养的表现。为什么你会觉得我有空的时候我的时间必须留给你呢?

  我可以打一把炉石,可以泡个茶,可以给我媳妇发个微信,可以给我爸妈打个电话,干什么也比免费给你咨询强啊。我唯一想做但是忍住没做的,就是怼你一通。

  这位朋友,什么时候有空,可以免费帮我家扫扫地吗?

  你家开的卖铺,可乐可以免费给我拿几罐吗?

  生活,越是爱占别人便宜的人,自己越不愿意被别人占便宜。

  文化层次越低的人,越没有付费意识。但是做律师要改变的不是客户,而是自己。

  如果你不想免费咨询,你就要学会逐渐提升自己的圈子,你的圈子里都是文化程度高的人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咨询费收与不收并不重要,因为大家也都懂得一个道理,就是欠了人情就要还。

  越是上档次的朋友,越不想白得你的好处,而你不收费的帮助,往往换的是更大的反馈。我的一位客户是部委的领导,我曾经帮了人家一个的忙收费的,客户还特意在出差的时候抽空请朋友喝一杯,之后陆陆续续给我介绍了好几个案子。

  所谓交往,就是有对价才有交往,一方单纯的消费另一方,免费的西也不会变得更贵。

  如果你的身边都是免费的朋友,大家除了消遣你,什么也给不了你,那你无论是收费亦或是免费,最终都难免贫穷,讨论该不该收费也没有意义。如果你身边都是有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朋友,咨询费收不收,该不该收,实际上是一个你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如此多的回答,说该与不该的都很多。因为大家的经验都不同。

  正确的回答往往只有一个看着办。

  到了律所的角度,商业模式的设计其实是个纯干货,是经验和数据的积累,是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互为因果,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

  比如每天我们知道,收到的付费咨询和收到的免费咨询相比,一般说都是免费的大于收费。当你是个体的时候还可以说随机,当你是个机构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商业模式下永远是服于客户,别说是免费,你要考虑的是是否主动联系客户,是否走出去,是否支付成本,这是一切商业事的规律。

  律师们还在研究该不该收咨询费的时候,其实很多律所的业模式就已经从主动出击过渡到甚至律所要为客户支付一定的成本换取业,这是竞争之后的必然结果。

  所以你看市场上,你还在为收费问题发愁的时候,很多律所已经主打免费推广了,有的律所甚至主动联系客户电话都打到客户那里去问法律顾问要不要了解一下的时候,你怎么可能再去收咨询费呢?

  不同的品,有的是红海,有的是蓝海,有的获客渠道已经充满竞争对手,有的获客渠道还是被少数人垄断,这些品的分布,对于已经有稳定业的律所或者团队说,收费还是免费是从一开始就解决的问题,反正最后一定还是落在业绩上。

  最傻的解决方案,三个月收咨询费,三个月免咨询费,然后比较一下业绩就解决了。

  站在律所的角度,所主任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该收费还是该免费,也要考虑如何培养有能力判断什么时候该收费什么时候该免费的专业人才。如果你的市场部门跟个傻子一样让收费就收费,让免费就全免费,该不该收费的问题提不出,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那么我觉得这就说明我们在培训上做的不到位。

  更别提大多数律所都没有市场部门了。

  在公司制律所做争议解决律师,和提成律师比没啥案源压力。所以面对身边亲友或者网友咨询,基本抱着秣马厉兵的心态。

  大多时候几条微信或者一个电话就解决了,也不占用多少时间精力,朋友道声谢,蛮好。有次,帮朋友的ngo改合同,她后给我寄了两箱梨,还挺暖心。我觉得这种也都能算正常人际交往。也有不愉快的体验,老公同学的老婆,加了微信寒暄几句噼里啪啦发了七八份文件和协议,提很多问题。这种人就蛮讨厌的。

  就好比你是郭德纲朋友,你心情不好人家免费说几个段子给你听听逗你开心,其乐融融。结果你上就说,我心情不好你给我说段相声!扪心自问,zhei合适吗?

  这是一件早该参透的事儿,然而包括很多很多我认识的优秀的前辈,都没有弄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先看看现实的场景,都是真实的场景一某型合伙制律师事所前台前台您有什么事?某客户我咨询一个问题。前台有约好的律师吗?某客户没有,我是自己看到地址找过的。前台我们这边咨询要收费的哦!一时500块!某客户声音变我就问一件事也要500块么?前台嗯,律师帮你解决了问题你付这些钱不贵的啊!你想想你自己搞得定不啦?某客户我下午还要上班,下次再问问吧某客户回到家里,微信翻高同学,记得她男朋友在某三线城市当书记员,联系到后又辗转找到书记员的大学同学做律师,电话咨询后发了100块红包解决问题场景二某大型内资所会议室桌上立个牌子咨询每时10003000,旁边放了一个漂亮的时钟。场景三知乎链接律师该不该收咨询费?

  可见,对于大部分律师和律所而言,咨询付费是理所当然,因为大家公认一件事律师的核心成本是时间。

  但这个结论放在五年前都是成立的,可随着社会发展,今后一定是不成立的。这反应了律师群体的一个通病长时间严谨的法学教育折磨,让这个群体普遍缺乏经济思维与变通能力。

  而且,这也很容易给青年律师造成一种误解我也曾误解这一点咨询付费是天经地义的,任何没有付费意愿的客户都是耍流氓。于是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对当事人有下意识的不耐烦,总在掐指算自己的时间成本。但大多数时候,切换到此时的咨询者视角,你的那点时间对他讲可能根本不值钱。于是矛盾生了你拿你律师的价值是时间那套理论只能感动你自己,不管你如何教育,你的客户总是没法理解你的时间价值贵在哪。

  知道问题在哪吗?

  律师尤其是一些年轻律师经常高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低估客户的信息获取能力理解力与社会资源。

  实际上这是个经济学问题

  只有当你的品律师则是法律服为客户提高了效率或节约了成本的时候,客户才会有付费意愿。

  那么我们看,当下咨询和代理这两种法律服品在大多数领域的现状。

  对于大多数传统的法律咨询自媒体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爆炸,以及个人社交网络便利,让大多数客户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找到相对正确的答案。别跟我扯百度看病和挂专家号的区别,大多数法律问题真没那么难,我见到的咨询费1000元每时的律师也没多专业,毕竟法学本科连高数都没有因此,对客户而言,你的建议根本没提高他的效率,反而付费给他增加了额外成本。

  然后我们看代理这就完全不一样,能显著提升客户的效率,且大大节约了客户的时间成本,就算是最传统的案件,这一逻辑仍然成立。以上海为例,看守所接待政策变化管辖法调整年底啥时候不收案等等黑白规则,不是常年代理的律师去做,谁搞得清。有时候律师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案子哪里管辖,外籍立案交啥材料,但我们问起方便啊!这也是时间成本,是你收代理费的绝对理由,客户不傻他都懂。而且你代理是有收费标准的,劳动成果是看得见的,客户自然愿意掏钱。

  那律师咨询就不能收费了么?

  当然能收!但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了解咨询行业的人都明白,咨询付费更像FA业,只有在你有能力帮客户搞定一个大问题的时候,这笔咨询费才收得到,而且往往不是数!比如你帮要混改的企搞定了战投和资委,你帮要投资的外企搞定了区政府,你帮一次税筹划真实落地.明白了么?咨询不是收不到钱,但往往咨询费不会付给律师。换句话说,当一个律师真正靠咨询收到一笔钱的时候,他的身份此时已经不单单是一名律师了。

  那么律师如何靠咨询收费?如何免于自己陷于无意义的咨询呢?也很简单,对于前者,将咨询服包装成看得见的品,并让客户对你的服所创造的价值或节约的成本能够被量化;对于后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客户或咨询内容的潜在价值当然这种价值是相对于你个人能力层面上的并敢于及时说不。

  关于法律咨询是否应该收费,已经有很多法律人写过文章,几乎都是主张法律咨询应该收费。这类文章不时就会出现在朋友圈,目标读者是非法律从业者。有趣的是,这类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但阅读量都颇为可观。和那类你需要一个律师朋友的文章一样,本质上都是法律从业者的营销手段,都是在试图持续不断地培养潜在客户的付费意识。

  作者或转发者希望通过这类文章以一种不失体面的方式疯狂暗示潜在的咨询者

  咨询的时候心里有点B数,记得主动付费。

  然而,不愿意付费的人依然不会主动付费。甚至有很多人明知道应该为专业的知识付费,但依然抱着侥幸心理蹭咨询。当然你可以说,我只接受付费咨询,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实际上你也做不到只接受付费咨询。你二大爷找你咨询,你能说二大爷我只接受付费咨询吗?你真的不担心你二大爷问候一句你二大爷的吗?

  毫不夸张地说,法律人苦免费咨询久矣。

  三年前,笔者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讨论法律咨询是否应该付费的问题。在这篇文章里,笔者特意唱了反调,质疑市场上很多关于法律咨询应该付费的理由都很难站住脚。

  免费这个词很容易生误解。免费的法律咨询不代表律师没有获得任何收益,收益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金钱,还可能是人情名声尊重地位等。

  笔者试图表明一个观点

  比起咨询是否应该付费,还有一些值得法律从业者认真考虑的事情。

  如今回头看,我并没有正面且细致地分析法律咨询是否应该付费的问题。三年过去了,最我又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开始反思自己原的文章是否站位过高。

  毕竟法律从业者是以法律为业,说的直白一点法律就是法律从业者吃饭的家伙。

  尤其对于律师而言,法律咨询是一项单独的业,不仅仅是为了形成委托关系而进行的前期磋商。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说,法律服是一项低频且昂贵的消费体验,有的人甚至一辈子没有和律师打过交道。但法律服又是重要的,一定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才会求助律师。

  正是因为法律服的重要但低频,当事人在选择律师时是相当谨慎的。与购买爱豆的演唱会门票时诉至感性不同,选择律师时更多的是诉诸理性。

  由于信息不对称,当事人在决定是否委托之前一般会进行咨询,以便判断律师对这方面的法律事是否足够专业。

  在形成委托的情况下,多数律师认为前期的咨询可以不单独收费。请注意,并非不收费,而是不单独收费,因为单独收费会给当事人不好的消费体验。

  实际上,律师在报价时已经将前期咨询的工作量考虑进去了。

  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律师每次都能准确判断当事人是否会委托。

  如果当事人确实有委托的需求,但最终没有委托给特定律师。免费提供咨询的律师也没有吃亏,而是招揽业的必要成本。实际上,无论是多么顶尖的律师,为了招揽业,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委托前的免费咨询就是其之一。

  对于这样的当事人说,前期的沟通与其说是咨询,不如说是测试。

  当事人并不是想从前期的咨询获取某个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在形成律师是否有能力处理此事的内心确信。

  以委托为目的的法律咨询不单独收费,甚至是不收费,绝大多数律师都能接受。但不以委托为目的法律咨询是否应该收费呢?

  笔者的观点是

  不以委托为目的法律咨询,打折可以,免费不行。

  但问题是,如何判断某个咨询是否是以委托为目的呢?

  笔者在我把你当朋友,不就咨询你个法律问题吗,你竟然想收费一文提出了初步的应对策略

  接到咨询不要急着解答,先做一些前置性的确认工作。免得你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给对方建议,对方只是说一句谢谢啊,下次请你吃饭,而你又不好意思说客气啥啊,我今天就有空,咱们去哪吃?

  具体而言分为三步

  首先,你应该和对方确认下是他自己的事情还是帮别人咨询的。

  其次,你应该和对方确认这事是打算委托给律师处理,还是只是想问问。

  最后,你应该和对方说明请律师是需要签合同的,收费要经过律所。

  经过这些步骤,不能说百分之百能够确定对方是否是以委托为目的,但也八九不离十了。想百分之百确定?我劝你还是还是放弃吧。天可度,地可量,而人心难测。

  人生在世,怎么可能每次付出都有收获呢?就算是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请不要忘记,这并不代表律师没有获得金钱之外的其他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笔者还在文章的最后温馨提示有可能阅读到这篇文章的非法律人士

  如果你是非法律专业人士,咨询法律问题我建议你一开始就发红包,否则专业人士真有的很多套路忽悠你。

  你可以说律师真是狡猾,但怎么办呢?律师不得不让自己成为人精,否则就会被这个行业淘汰。

  律师行业处理的都是棘手的事情,日常工作面对的更多是人性的黑暗,而非光明。律师能够在经历黑暗之后抱有对光明的期许并非易事。此时的律师,本身就是一束光。

  与诸君勉!

上一篇:【感悟】福州30万株茉莉花苗 27日起免费发放 下一篇:【职场】诺安货币A(320002)基金经理